2021年是国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华新中学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总抓手,发扬“抢拼实善”新时代青浦奋斗精神,深化“强基行动”,继续打造学校特色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办家门口的好学校,以综合办学水平的提升来迎接建党 100 周。
总体目标:
1. 争创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2. 巩固青浦区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
3、争取举办青浦区家庭教育现场会
4、申报“项目化学习”区实验校
5、争创青浦区优秀教工之家
具体工作:
一、规划引领,立足长远
起步实施“十四五”规划。在“习慧”学校文化的总体框架下,坚持“优质均衡”和“优化品牌特色”双轮驱动,长远布局教育教学资源,优化育人方式、管理机制等。加强校内外优质资源引领和指导,推动构建高质量区域教育服务。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逐步探索建立新中考背景下教育评价制度机制。加大教育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进一步激活积极参与改革的动力,在“一镇一品”学区特色办学中彰显华中特色。
加强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拓展师生视野。
二、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形成《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校方案,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提升学校德育领导力。建强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工作队伍。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系列活动,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上善’好少年”“中华传统文化”“上善思政大讲堂”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依托社区和家长学校,建全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家校协同育人。统筹各类资源,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建设。
提升学生学习素养。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落实学科核心
素养,深化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积极参与区第三轮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行动和 2021 年课程教学季综合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校创新实验室的使用率,创新开展“华中四节”品牌活动,同时积极参加“气象小达人”科普竞演、头脑奥林匹克千人大挑战、中小学机器人大赛、校园模型节等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要成为区科技项目联盟体成员,做强科技特色项目和学生创新社团,参与区打造“未来工程师”品牌项目。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与国防教育。严格落实“三课、两操、
两活动”,做好体育项目“一条龙”工作,尽可能多的参加阳光体育大联赛,尝试基于教师特长和校外资源,加强或调整校园体育项目,提高学生运动普及率。推进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丰富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要求,降低近视新发率。广泛开展国防、海防、民防主题教育活动。
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丰富学生艺术活动,尤其开展艺术“一条龙”项目的培育,创新举办校艺术节,为参加区第十一届学生艺术节作准备,积极参评区艺术教育特色团队和先进个人。
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推进学校劳动规范化、家庭劳动日常化、社会劳动多样化。落实校外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和学农实践活动,组织“劳动美” 社会实践、“职业小达人”“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劳动小能手”风采展示等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征集。
三、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主动对接各类以教育改革为背景的项目,如申报《青浦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市区级实验校,尝试参加《智能环境下的自适应学习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继续组织老师参加《上海市新优质项目学校》的有关活动,关注第二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引导教与学方式变革。稳妥做好招生入学工作的师资等资源的准备工作。落实中考改革各项要求,加强历史、道德与法治以及跨学科案例分析教学研究,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人才强教,为发展增能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贯彻《新时代上海市中小学幼
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青浦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求》
等,严格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开展“守初心、严师德、铸师魂”主题教育,开展“爱与责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参加“为人、为师、为学典型”“教书育人楷模”“四有好老师”及各类教师先进评选与宣传展示活动,推动华新中学教师团队形象提升。
完善教师发展体系。支持第六届区名优教师主持或参与“领航、拔尖、种子”三大计划,发挥校内外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积极参加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与展示,引导教师扬长分类主动发展。引导教师在低头苦干的同时,仰望星空,思考教育教学的经验与问题,以课题和项目等为驱动力,开展研究,积极参加教科研评比、课题申报等,促进教师自我提升。
五、依法治教,优化教育治理
以“大抓制度、大抓管理、大抓作风”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强基行动”。进一步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严格新冠疫情防控。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和要求,常态
长效做好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校园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做好师生员工分类管理及信息报送,落实发热闭环管理。有序组织上放学和线上线下教学,严格集会审批,开展应急演练。按要求做好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
加强校园安全治理和未成年人保护。落实《青浦区加强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强化校舍、
食堂、实验室、集体活动用车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完善视频安防监控建设,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加强学校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实施,
深化“依法治校”创建工作,发挥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作用。
在“八五”普法开局之际,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活动,推进校园法宣及毒品预防教育等工作。做好“平安校园”建设日报制度,做好家校沟通,提高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规范使用教育经费。强化预算执行和资金绩效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有序清理固定资产,做好报废处置工作。做好对校舍、未到报废物品、消防、用水、防雷、用电设施等的维保。配合区理化实验考场建设。
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科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参加“学校信息化能力提升”“一师一优课”“第十八届青浦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等活动,学习信息化标杆校建设标准,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尤其是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信息环境建设,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学校信息化工作内涵。增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保障校园网络安全。
学校各项保障有制度、有人员、有提升。按规定收费,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提升学校档案工作。统筹推进保密、双拥、语言文字、退管、计划生育、无偿献血、政务公开、健康促进、垃圾分类、节约餐食等工作。
2021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