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文件精神,青浦区华新中学充分认识到课程方案对于教学的有序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强课程的适应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积淀学校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上海市青浦区华新中学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规划依据
(一)学校基本概况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中学为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市级项目校,学校坚持“为每个学生创造美好的智慧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传承、创新、发展”为工作思路,不断追求高质量地发展。学校积极弘扬华新人的“真爱”职业精神,坚持“关注特色、建好队伍、做优课程、做实课堂”的学校管理目标,以培育具有“善德立人、身心同健、爱学合探、深创显慧”核心素养的“习慧少年”为学校育人目标。按照“细、准、实”的工作要求有序有效开展工作,铸就“习慧教育”办学品牌。学校荣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青浦区示范性文明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以下是学校课程实施的SWOT分析。
表1 华新中学课程建设的SWOT分析
S(优势) |
W(劣势) |
■三类课程齐备,规范落实“双减”及课后服务工作要求。聚焦因材施教,有良好的课改传统。 ■有多样化的教学空间,如理化实验室(中考实验考点)、创新实验室、北斗教室、工之坊等。 ■有梯度化的教师培育模式,如杏坛新秀职初青年教师培训、名优教师考核方式,激励各年龄段教师进行专业的发展。 ■教研与课程管理制度健全,有较完善的考评制度。 |
■班额扩充、生源多样、分化大,教学难度增大。 ■课程内容尚未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课程结构、实施质量和评价待优化。 ■缺少在市区级有一定影响号召力的教师。 |
O(机会) |
T(威胁) |
■学校成为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市级项目校全面推动学校发展,办学影响力持续提升。■三年内所在区陆续开展数字教育全面覆盖。 ■学校作为学区化集团中的核心学校之一,为教师提供更多展示教育教学的平台。 ■与多家周边企业达成共建单位,积极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丰富课程资源。 ■学校申报多个提升课程实施的项目,包含课程领导力项目、大科学实践示范校项目、项目式实践校项目、科技课程共享项目。同时以学校为主导申报科技类重大课题,以研究促教、以教促学。 |
■教师结构性缺编,影响部分学科教学质量。 ■部分教师专业发展意愿和能力不足。 ■后疫情时候,一部分学生出现暂时性躺平状态,尾部学生增多。 ■优质资源平台的使用不够全面和深入。 |
(二)学生发展需求
学校十分关注“双新”后学生对于对于基础学科以及课后服务内容的需求。通过学生访谈,在基础学科中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致,提升跨学科项目化实践内容。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包含人文类、科技类、艺术类拓展兴趣课程,同时通过校园文化节、劳动教育等途径多元丰富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愿景、使命与毕业生形象
1.学校愿景
学校始终坚持“回归教育本原”的新优质学校价值理念,关注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学校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为抓手,强化内涵发展,将德育定位于学校发展的最强音符,视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线。通过指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习慧”项目式课程的建构,形成人文类、科技类、艺术类的“习慧”课程体系,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使学生会学习,慧学习,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另外,华新中学一直秉持“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思路,科技教育又是我校的教育品牌之一,以“小创造小发明”和“头脑奥林匹克” 作为科技特色项目发展,通过创设特色类科技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学校使命
在学校愿景的引领下,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新时代的初中生,学校的使命是:
■聚焦项目式学习、关注跨学科教学,打造高品质的课程。
■丰富学校“习慧”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多元化高质量育人方式。
■实施学生多元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
■聚焦教师高质量发展,赋能教师专业化成长。
■携手学区集团学校、高新企业品牌共建,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3.毕业生形象
形成善德立人、身心同健、爱学合探、深创显慧为核心素养特色的“习慧少年”。
二、学校课程计划及说明
(一)课程类别与课程结构
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
1.国家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同时为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的课程,有相对统一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是学生必须共同修习的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音乐、美术、体育与保健、劳技及有关综合或分科知识类等科目。
2.地方课程
由青浦区统一安排的相应劳动实践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等。
3.校本课程
(1)人文类“习慧”校本课程体系
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上的扩展和潜在能力的发展,着重培养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兼顾学生创造性学力培养的课程。是学生可以分领域限定选学的课程。内容与要求有弹性、可变动,不重知识量,而重点在于独立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
包括基础学科拓展(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
选修拓展类:诗词鉴赏、英语小说赏析等。
(2)科技类“习慧”校本课程体系
必修课:科技课(六、七年级)
选修拓展类:智慧种植、数字制造、创智编程、OM头脑奥林匹克、创意课题、思维导图、工之坊等。
学校文化节:华之慧“科创节”。
(3)艺体类“习慧”校本课程体系
选修拓展类:三棋、乒乓球、羽毛球、射箭、足球、田径、篮球。
学校文化节:华之慧“文艺节”、“健康节”。
(4)其他专题教育体系
如军训、劳动技术的阶段培训、民防教育、时政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时安排(学分设置)及说明
围绕学生培养目标,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表
年级 周课时 课程 科目 |
六 |
七 |
八 |
九 |
说明 |
|
基 础 型 课 程 |
语 文 |
5 |
5 |
5 |
5 |
1.初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安排在八年级上学期,作为必修内容,利用探究课安排课时,平均每周1课时。 2.生命科学课程在八、九两个年级开设,八年级每周2节,九年级每周1节。 3.六年级劳技课由于我校是科技特色学校,故而其中一节为科技课。 4.八年级历史按照原计划开设3节,是利用了拓展课,九年级不开设历史课,其中一节是数学拓展课,一节是理化拓展课,理化按照单双周上。 |
数 学 |
4 |
4 |
4 |
5 |
||
外 语 |
4 |
4 |
4 |
4 |
||
道德与法治 |
1 |
1 |
2 |
2 |
||
科 学 |
2 |
3 |
||||
物 理 |
2 |
2 |
||||
化 学 |
2 |
|||||
生命科学 |
2 |
1 |
||||
地 理 |
2 |
2 |
||||
历 史 |
2 |
3 |
||||
音 乐 |
1 |
1 |
||||
美 术 |
1 |
1 |
||||
艺 术 |
2 |
2 |
||||
体育与健身 |
3 |
3 |
3 |
3 |
||
劳动技术(科技) |
2 |
1 |
1 |
|||
信息科技 |
2 |
|||||
周课时数 |
27 |
27 |
28 |
26 |
||
拓 展 型 课 程 |
学科类、活动类 (含体育活动) |
4 |
4 |
3 |
5 |
1.六-八年级每周安排一节写字教学。 2.六、七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兴趣课,供学生选择。 3.六年级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 4.每个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学科类拓展课。 |
专题教育 或班团队活动 |
1 |
1 |
1 |
1 |
||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
每学年2周 |
学生必修,不同年级不同主题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分散安排。 |
||||
探究型课程 |
2 |
2 |
2 |
2 |
||
午会(专题教育) |
每天15分钟 |
|||||
大课间活动 |
每天约30分钟 |
|||||
广播操、眼保健操 |
每天约40分钟 |
|||||
周总课时量 |
34 |
34 |
34 |
34 |
每课时按照40课时计 |
(2)专题教育安排表
华新中学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午会课(专题教育)安排表
时间 |
内容 |
负责人 |
周一 |
集体午会 |
政教处 |
周二 |
红领巾广播(单周) |
李雪婷 |
大扫除或卫生教育 (双周) |
班主任 卫生保健老师 |
|
周三 |
十分钟队会 (单周) |
班主任 |
心理健康教育 (双周) |
李海英 |
|
周四 |
常规学习及班级工作 |
班主任 |
周五 |
时政教育(单周) |
刘玉明 |
民防/安全教育(双周) |
黄紫妍 |
(3)作息时间表
华新中学作息时间表 |
|
广播操 8:00~8:20 (雨天停做) |
|
第1节 |
8:20~9:00 |
第2节 |
9:10~9:55(含眼操) |
第3节 |
10:05~10:45 |
第4节 |
10:55~11:35 |
午休 |
11:35~12:30 |
午会 |
12:30~12:45 |
第5节 |
12:50~13:30 |
第6节 |
13:40~14:20 |
大课间 |
14:20~14:50(含眼操) |
第7节 |
14:50~15:30 |
第8节 |
15:40~16:20 |
离校 |
16:30 |
课后服务 |
放学后至17:30 |
备注: |
|
1、错时放学 |
正常离校时间:16:30 |
课后服务离校时间:17:30(特需至18点) |
|
2、全校消毒时间:放学后 |
|
3、教职工作息时间:7:40-11:05;12:30-16:30 |
|
青浦区华新中学 |
|
2023年9月 |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国家课程实施
学科课程实施
我校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开全各类学科,保障所有学科基于标准的课时数。另外,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到的“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活动”的要求,学校通过各基础学科的拓展课进行开展,对于语、数、外、理化要求每个月提交一份跨学科案例。
六到九年级语文学科周课时数均增加1课时,为语文学科先实施学科课时内的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劳动课程实施
结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劳动任务单》,我校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10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第一学期 |
清洁与卫生 |
整理与收纳 |
传统工艺制作 |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
校内、班级公益劳动 |
||||
第二学期 |
农业生产劳动 |
工业生产劳动 |
新技术体验 与应用 |
新技术体验 与应用 |
校内、班级公益劳动 |
||||
假期 |
公益劳动与 志愿服务 |
公益劳动与 志愿服务 |
公益劳动与 志愿服务 |
现代服务业 劳动 |
我校还设立学生了一周家务劳动清单,让学生感受劳动的成就感和参与劳动的乐趣。邀请家长可协助并督促孩子完成,鼓励孩子成为“劳动小达人”。
劳动时间 |
劳动内容 |
星期一 |
摆放餐具和收拾餐桌(安全指引:在餐前按照家人的需要,摆放好碗筷,分类处理餐后垃圾) |
星期二 |
清洗餐具(安全指引:在家长指引下使用清洁剂和去污剂) |
星期三 |
洗衣服(安全指引:在家长指引下使用洗衣液清洗手洗的衣物及正确操作洗衣机) |
星期四 |
晾晒和折叠衣服(安全指引:在家长指引下进行晾晒活动) |
星期五 |
清洁地板(安全指引:在家长指引下使用清洁剂、吸尘器或其他清洁用具) |
星期六 |
清洗晾晒自己的床铺用品(安全指引:在家长指引下进行清洗、晾晒) |
星期日 |
整理自己的房间(安全指引:分类整理个人物品,学会收纳,做到整洁有序) |
①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学校切实完善劳动课程内容体系,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开齐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将劳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中“职业体验”“公益劳动”等内容整合实施落实部分劳动教育内容。同时结合我校“慧”创造劳动教育宣传周、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以及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重要节假日,结合学校情况和学生需求实现劳动教育全覆盖,劳动教育全员化。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域资源和依托社区资源,建立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目前已有凤溪“捞福莱”蔬菜基地、华新“大象公社”、大盈“草莓园”、上海绿衍水务有限公司、复坦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劳动实践基地。
②课程实施管理要求
为强化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劳动教育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确保“人人有岗位,处处可劳动”;明确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探索建立家务劳动清单,确保“家家有清单,个个能自理”;注重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统筹社会资源,形成学校社会劳动项目清单。建立学校课程组织保障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加强对劳动教育课程课的指导和监控,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改进机制,及时评价,做出总结。在劳动过程中注重安全教育,并有设有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兴趣类课程、社团类课程、作业指导课。
①兴趣类课程
面向六、七年级,在周二、周三的15:30~16:30,所有兴趣课程均由在职教师自主开发,每三周轮换一个班级,每学期一个班级可以享受近5-6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图)
②社团类课程
社团类课程分别在每个学期开始通过征寻学生意愿、自主报名的方式开展。目前学校的社团类课程主要包括艺术类、体育类和科技类(如表1)。
表1 2023学年第一学期华新中学课后服务兴趣拓展课程安排表
课程内容 |
课程时间 |
场地开放 |
形式安排 |
教学对象 |
负责教师 |
乒乓球 |
周一 16:30~17:30 |
1号楼2楼 校乒乓球馆 |
教授、实践 |
六~八年级 |
蒋凡 |
羽毛球 |
周一、周四16:30~17:30 |
校篮球场 |
教授、实践 |
六~八年级 |
沈炜涛 |
声乐 |
周一 16:30~17:30 |
7号楼4楼 音乐教室2 |
教授、实践 |
六~八年级 |
符晓 |
足球 |
周二、三16:30~17:30 |
校足球场 |
教授、实践 校外专家引领培育 |
六~八年级 |
李楠 |
国际象棋 |
周二16:30~17:30 |
三棋专用教室 |
教授、实践 |
六~八年级 |
孙立志 |
合唱 |
周二16:30~17:30 周五 16:00~17:30 |
7号楼4楼音乐教室1 |
教授、实践 校外专家引领培育 |
六、七年级 |
刘婧 |
创智编程 |
周二15:40~17:10 |
电脑房1 |
校外专家引领培育 |
六年级 |
徐英杰 |
工之坊 |
周三16:30~17:30 |
7号楼二楼走廊或物理实验室对面 |
教授、实践型 |
七年级 |
徐勇 |
数字制造 |
周三15:40~17:10 |
1号楼北斗实验室 |
校外专家引领培育 |
七年级 |
徐佳怡 |
田径 |
周四 16:30~17:30 |
校田径场 |
教授、实践 |
六~八年级 |
祝伟峰、 董仲冉 |
射箭 |
周四16:30~17:30 |
射箭专用教室 |
校外专家引领培育 |
六~八年级 |
盛建林 |
篮球 |
周五15:40~16:40 |
校篮球馆 |
教授、实践型 |
六~八年级 |
陈波 |
乐队 |
周五 15:40~17:10 |
7号楼4楼音乐教室1 |
校外专家引领培育 |
六年级 |
程佩华 |
OM奥林匹克 |
周五15:40~17:10 |
2号楼4楼美术教室 |
校外专家引领培育 |
六、七年级 |
黄华 |
课题培育 |
周五15:40~17:10 |
2号楼4楼美术教室 |
校外专家引领培育 |
六~八年级 |
詹美霞 |
说明:个性拓展课程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长自主选择
③作业指导课程
主要由班级任课老师负责对于作业的指导,进行帮困提优。在周一~周五16:30~17:30,只要学生不参与社团类课程,均可在各自班级内参加作业指导课程。
(四)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范围
课程评价的范围包括学生学习、课程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环境、教材、教学成果等。
2.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和课程的不断完善
①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基础型课程学习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由任课教师掌握。主要以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期中和期末考试,课堂学习积极性等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评价结果由任课教师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并给予学生以评语点评。对于学生参与拓展型、各类专题教育活动的学习评价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按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记录《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并给予学生以评语点评。
②发挥课程评价的反思总结功能,促进教师提高
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学校教学常规的检查工作,对任课教师课程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的评价,结果由教导处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③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促进课程更新
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使外部质量监控和学校内部不断追求课程质量的完善相结合,促进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定期对学校执行课程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针对问题调整课程内容。鼓励学校和教师在自评的基础上,诊断、发现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中的不足,使学校课程日臻完善。对课程本身的评价由学校教导处初步把握,在学习结束后通过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课程开设的情况,以便更好的完善学校课程框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科室和教导处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1、校长负责对三类课程课时和种类的决策,并通过分管校长和教导处加强对三类课程的领导。2、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方案的实施。3、教导处负责教师选聘、中途检查、期末考评等具体操作程序,保证三类课程井然有序的运作。4、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等共同参与,同时负责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情况、意见的反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从学校领导到每个学生的课程管理与领导网络,它保证了课程教学工作真正落实到人,使每个教师课程教学的网络中明确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二)加强宣传,突出培训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作广泛的舆论宣传,使学校、社会、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课程改革。学校根据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加强教研活动,实施在岗培训,并在政策和制度上建立机制,鼓励教师自我进修和自我提高,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把课程改革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学校将采用报告、理论学习、课例研讨、校本教研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培训与指导。另一方面,课程的改革也需要学生的理解和支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改变长期习惯了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参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学校也将组织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积极性。
青浦区华新中学
2023.8
附件1 课后服务教师名单表
班级(行政值班)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胡冬梅、刘玉明 |
朱爱萍、吴海云 |
付丽娜、尤凤英 |
金丽燕、周丽英 |
周爱燕、孙建国 |
|
六1班 |
康婧 |
蒋岚 |
蒋岚 |
张敏 |
蒋岚 |
六2班 |
金丽燕 |
康婧 |
黄紫妍 |
杨献辉 |
李文娟 |
六3班 |
张志悦 |
徐荻 |
顾擎天 |
李青 |
周丽雅 |
六4班 |
冯佳倩 |
姜琳莉 |
朱雅萍 |
黄华 |
胡冬梅 |
六5班 |
许清晨 |
朱燕 |
金丽燕 |
万明芳 |
张敏 |
六6班 |
徐荻 |
周丽雅 |
赵玉峰 |
赵宇杰 |
徐雨露 |
六7班 |
杨献辉 |
宋天文 |
许清晨 |
刘润娥 |
黄晓玲 |
六8班 |
李文娟 |
钱小芳 |
胡双庆 |
朱潇颜 |
朱潇颜 |
六9班 |
李海英 |
万明芳 |
杨丹 |
李海英 |
尤凤英 |
六10班 |
朱雅萍 |
温洪硕 |
冯培丽 |
姜琳莉 |
付丽娜 |
六11班 |
朱萍 |
李文娟 |
温洪硕 |
钱小芳 |
李纪国 |
六12班 |
刘润娥 |
冯佳倩 |
孙立志 |
张志悦 |
刘润娥 |
七1班 |
赵辉霞 |
李雪婷 |
吴彩珍 |
徐佳怡 |
马一超 |
七2班 |
管霞 |
程佩华 |
吴海云 |
张秦静 |
胡夏玥 |
七3班 |
李雪婷 |
徐勇 |
李娇 |
张润 |
张润 |
七4班 |
沈阳 |
何海霞 |
金海芳 |
贾羽欣 |
沈悦 |
七5班 |
张秦静 |
张润 |
胡夏玥 |
胡慧丽 |
周佳怡 |
七6班 |
孙鑫 |
管霞 |
黄华 |
李娇 |
朱爱萍 |
七7班 |
唐玲燕 |
李峥 |
詹美霞 |
吴海云 |
李峥 |
七8班 |
沈悦 |
胡美华 |
孙炜 |
沈阳 |
唐玲燕 |
七9班 |
胡美华 |
詹美霞 |
黄晓玲 |
何海霞 |
孙鑫 |
八1班 |
胡慧丽 |
刘佳莹 |
马建琴 |
林莉 |
杨恒达 |
八2班 |
陆丽琴 |
张瑾 |
顾洪兴 |
钱莉莉 |
顾洪兴 |
八3班 |
林莉 |
马建琴 |
杨恒达 |
王剑 |
谢金慧 |
八4班 |
马建琴 |
韩卫平 |
马喜增 |
吴彩珍 |
陆丽琴 |
八5班 |
韩卫平 |
钱莉莉 |
谢金慧 |
韩卫平 |
于静 |
八6班 |
刘佳莹 |
朱明谊 |
周爱燕 |
张向平 |
黄建 |
八7班 |
马喜增 |
朱萍 |
张向平 |
朱明谊 |
张瑾 |
八8班 |
钱莉莉 |
顾洪兴 |
于静 |
黄建 |
孙立志 |
九1班 |
周丽英 |
尹姗姗 |
马一超 |
倪歆瑜 |
王水霞 |
九2班 |
诸国军 |
孙建国 |
陈丽娜 |
李艳梅 |
杨丹 |
九3班 |
付丽娜 |
祁璐璐 |
胡冬梅 |
陈丽娜 |
尹姗姗 |
九4班 |
王水霞 |
焦宏杰 |
钱静艳 |
王晓英 |
李艳梅 |
九5班 |
钱静艳 |
尤凤英 |
胡慧丽 |
焦宏杰 |
王吉 |
九6班 |
王晓英 |
李青 |
徐爱东 |
尹姗姗 |
陈丽娜 |
九7班 |
朱爱萍 |
王吉 |
周丽英 |
祁璐璐 |
朱敏 |
九8班 |
徐爱东 |
诸国军 |
朱敏 |
顾擎天 |
倪歆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