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12日)下午,我校语文组以“统编教材下语文自读课教学路径的探究”为主题进行研修,本次教研活动暨先进教研组评选复赛,区三位专家莅临我校全程观摩。
第五节课铃声响起,语文组教师们齐聚二楼录播教室,观摩由徐荻老师执教的《一棵小桃树》,整堂课逻辑清晰,节奏紧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各项活动,反响热烈,老师们不时点头做着记录。
一堂课结束,大家意犹未尽,移步一号楼三楼会议室,参加由七年级备课组长李文娟老师主持的研讨交流。
徐荻老师首先就备课思路与磨课中的改进进行说课,本课为空中课堂转化为线下教学的实践研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学情,关注单元教学及学生学习经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进而探究自读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随后,各年级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就观察要点进行评课研讨,大家热情发言,各抒己见。经过十来分钟的讨论后,各年级派出代表就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体现及作业布置适切性进行评课。大家认可了徐荻老师的教学及学习单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讨论内容,提出细化的建议。
语文中心组成员,高级教师孙建国老师就如何教授自读课文谈了自己的想法,孙老师认为,所谓“自读”,是自己、自由、自主的体现,教师主导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品味、鉴赏,了解文章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从而体现学生在自读课中的主体性。其后,高级教师胡冬梅老师以“成长”为主题,从钻研、投入、提升、传承四个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多研读,多实践,多探讨,笔耕不缀,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及能力。最后,由教研组长马喜增老师做总结性发言,他强调语文自读课教学要有研修的历程意识,将研修过程中的宝贵经验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中;自读课教学还要有单篇意识,单篇的个性化文本解读是教学的起点,只有自己读出有什么,才能有单元意识,教材意识的整合与落实……
两节课的教学研讨转瞬即逝,但教师们对教学的探究热情并未停止,相信在专业的引领下,我校语文组的发展将会迈上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