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下午,华新中学语文组全体教师齐聚2号楼2楼录播教室,使用ClassIn连线2900多公里之外的盈江县民族初级中学,开展线上联合教研活动。华新中学刘玉明校长,孙建国副校长,教导主任蒋岚老师,副教导主任胡冬梅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而此次活动正值区语文综合调研,青浦区初中语文教研员李慧慧老师与郑哲老师也全程参与。活动由华新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马喜增老师主持,具体过程如下:
一、观课:《以读为线,循“点”学法》阅读讲评课教学展示。执教者刘佳莹老师首先回文重读课内精彩的3句人物描写,明确人物描写的作用及常规思考路径。接着,以《十七岁那年的单车》为例,浸润文本,深入品读,进一步体悟人物描写的作用,进而归纳分析人物形象的思考的路径。这样从课内学法到课外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最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研讨:执教者说课+与会者研讨交流+教研员点评指导。研讨伊始,刘老师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实施的过程以及研修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随后,两校参会的语文教师各自分为两大组,从“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体性体现”以及“作业布置适切性”三个课堂观察点分组研讨。
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华新中学谢金慧老师作为六七年级备课组的代表率先发言,她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和学情的契合度高、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对应性以及教学方法及使用效果三方面对刘老师的课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就课型的确定、教学环节的细化、以及教学难点的具体落实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八九年级组的发言代表冯佳倩老师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她肯定刘老师能抓住人物描写的契机,选择适切的活动内容,根据活动内容确定合理的活动形式并最终得到了高效的活动成效。此外,冯老师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后期可以本节课为抓手,加入探究、写作、口语表达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思考、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接着,盈江民族初级中学杨保谊老师和李继巧老师两位教师先后发言交流。围绕课堂教学观察点,两位老师对于刘老师的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教学目标“准”,教学思路“清”,教学方法“活”,教学有效“实”;学生主体性凸显;作业布置适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最后,青浦区初中语文教研员李慧慧老师对本次研修活动做总结点评。她高度肯定了此次青浦区华新中学与盈江县民族初级中学联动教研形式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在肯定刘佳莹老师授课表现亮点多的同时,就记叙文阅读讲评课提出三建议:
1.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意识。如果课上呈现出来的目标比较多,就会导致教学过程不够清晰。因此教师应明确每一节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从而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2.要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十七岁那年的单车》与《列车上》两篇微型小说的价值在主题和小说情节梳理两大维度上似更为合适,教师要考虑所选资源的适切性及其典型意义。
3.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中有一个人物描写的写作任务,建议要为此搭建有效的写作思考路径,如:人物表现的背景是什么、具体情境中人物有怎样的表现、人物表现的动机是什么、人物的表现与动机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作业的质效。
本次两地线上联动研修活动,组织井然有序,两校的语文同仁在交流研讨中,在教研员的点评指导中思维被点燃,获得新的思考与体悟。相信今后经过两校不断的勤修,不断的切磋交流,两校的语文教学研修必能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