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新一代制造业革新需要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引发深远的产业变革和生产方式变迁。
我校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学生进行三维(3D)打印、激光切割等领域的实践突破。本学期共有15名七年级同学加入数字制造社团,在每周周三的课后服务时间,通过3D打印机或激光切割机机器将模型生产出来,这也是工业 4.0 最重要的科技生产方式,是一门结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课程。
数字制造社团由外聘教师吴楠老师和我校徐佳怡两位老师联合执教。吴楠老师是MIT Fab Academy 数字制造专业毕业,担任全球创客组织Fablab 亚洲区导师。每周的课程中教师围绕一个主题将生活小物件加以设计与生产,主题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十二生肖、日晷、皮影戏等。
通过每周的课程来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其生产加工流程,并尝试自己动手操练,来掌握大致的数字制造流程。通过电脑软件的理论引导与操作运用,学生学习并掌握2D 和3D 设计与加工。并以个性化学习为理念指导,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激发其对创意设计的兴趣。
通过此门课程,学生会初识数字制造技术,体验脑中的创意是如何变成图纸最终变成产品的工程设计流程。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学会辩证多元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断优化调整设计方案,理解好产品的诞生都需要多次的设计、测试和迭代,锻炼迭代思维,将数学、科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知识应用在动手制作中,形成跨学科学习的高阶思维能力,并且拓展学习有关平面设计、3D 建模、机械、电子等数字制造专业知识。
同学们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升批判性思维,沟通与表达,创新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初步的兴趣建立和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