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青浦区教育系统第七届名优教师培训工程“31号种子计划”团队第11次研修活动在华新中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单元教学的系列实验设计的实践研究》,由来自华新中学的朱爱萍老师进行了《串联电路动态分析》一课。出席本次活动的老师有青浦区初三物理教师、俞君萍31号种子计划成员、物理学科研修基地成员、特级教师耿海成老师、曹永奎老师,活动还特邀来自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员陈琪琪老师、金山区张堰中学综合管理处主任阮擎锟老师。活动由俞君萍老师主持。本次活动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课堂展示:以系列实验设计助力课堂问题解决
华新中学朱爱萍老师执教《串联动态电路》一课,这节课主要解决“磅秤”的工作原理,通过对磅秤内部结构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它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通过继续深入的学习,学生知道货车的重量可以通过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显示出来。朱老师带领学生推理分析出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关系。紧接着朱老师展示了她制作的磅秤简易装置,学生惊奇地发现朱老师并没有使用电流表来制作磅秤,而是巧妙地利用一只电压表。于是,同学们按照这个想法,继续分析电压表在电路中的位置来实现称重的目的。整堂课通过演示实验、板书及一系列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复习串联电路特点并分别分析串联电路动态电流变化和电压变化,通过将串联电路9个物理量呈现在黑板上,横纵关系明确,逐一分析其变化,为学生理清思路。最后学生在对地磅装置改装活动中设计电路并通过学生实验验证电路设计的可行性,提升了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环节紧凑,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二、评课活动
在自由评课环节中,首先团队成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沈捷老师充分肯定了这节课,认为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完成的非常好,华新地区作为上海的物流中心,学生对磅秤肯定非常熟悉,将学生常见的事物的内部结构讲清楚,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黄健老师认为朱老师的板书设计清晰直观,左侧板书罗列了已学的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铺设阶梯,右侧板书设计9宫格对物理量的分析能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王皓强老师认为本课在模型建构上做了大量工作,将知识单元变成学习单元。
同时,专家点评也给予了朱老师的课堂给予高度的评价,俞君萍老师提到本节课两个思维矛盾点,使学生的思维达到进阶。一是自制地磅演示实验中用到电压表而学生电路图中是电流表,使课堂环节由电流变化分析衔接到电压变化分析,二是学生将电压表改装成重量表时电路图与实际要求不匹配,这两处的冲突能有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俞老师也强调要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与社会学工程学联系起来,落实跨学科教学。
金山区张堰中学阮擎锟老师提到本课体现了以问题引发,以实验主导教学理念。本课的引入部分贴近生活情境,从地磅图片到原理图再到将其抽象到电路图,模型建构思路清晰,体现物理思维。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朱老师的引导语也十分细致。
前物理学科教研员曹永奎老师认为她所设计的一系列实验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最后特级教师耿海成老师认为本课内容充满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哲学思想,整体上要把握电路,而局部又对整体有影响。结合新教材新课标,同时耿老师对实验教学设计提出要求,要对已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功能的挖掘、改造、重构、深化、拓展及创新等。
三、专家讲座
在评课活动之后,团队成员们还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员陈琪琪带来了题为“运用新评价来构建初、高中一体的核心素养体系”的讲座,他从评价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全面的核心素养体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海市张堰中学阮擎锟老师则以自己的教学经历为例,分享了他在“平凡”之路上的“不平凡”之处,让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这次研修活动,团队成员不仅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团队成员们也表示将把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