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华新中学语文组开展了一次以六年级备课组为核心的课例研修活动,旨在基于六年级文本学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次活动由六年级备课组长王吉老师主持,六年级备课组刘倩老师和黄昕瑜老师执教,华新中学副校长孙建国老师及全体语文组教师出席并参与评课。
在本次活动中,刘倩老师执教的文本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竹节人》 ,她紧扣“有趣”二字,通过出示竹节人玩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始终保持热烈的氛围。她巧妙地以“趣”串联课堂学习,引导学生品读文本,通过对字、词、短语的分析,体会文本中竹节人的趣味,回顾作者笔下令人难忘的童年。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发挥学生自主性,以学生为核心,共同构建了生动、有趣的课堂。
黄昕瑜老师执教的文本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上,黄老师抓住文本末段“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巧妙地利用预习导入,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又自然地引入课堂学习。在整堂课中,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段,体会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适时补充历史背景知识,助力学生更好地体悟英雄人物高尚的精神品质。
两堂课后,王吉老师主持开展说课、评课活动。两位执教老师结合各自教学内容,分别从单元目标、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说课完毕,语文组与会教师基于本次活动展开了热烈讨论。
六年级组的郑一帆老师在评课活动中提到,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十分优秀。其中刘老师展示竹节人实物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高,课堂反馈好,教师点评到位。而黄老师回顾和检查预习的设计落实到实处,问题设置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环节转换自然顺畅。
七年级组的许清晨老师和八年级组的王水霞老师同样对二位老师的表现表示肯定,但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针对黄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许老师认为在做预习检测时,可以适当以图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使课堂知识更加清晰,对于整体的教学环节也可以适当调整,使课堂衔接更为自然。对于刘老师执教的《竹节人》,王老师认为在时间的把控上略有不足,如果能以学生再玩竹节人,再次感悟竹节人的乐趣结尾,会使得课堂结构更加完整……
九年级组的谢金慧老师也补充了她的看法,她提到在教学《竹节人》这一课时可以适当增加写作指导,由读到写,进一步发挥课堂的作用。而对于《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则可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和表达机会,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活动尾声,孙建国老师对本次活动做总结发言。孙老师提到教师应该从核心素养角度解读文本,向深处挖掘。尤其是对于语言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品读文中的语言,着重准度和深度,下足功夫……
最后,孙老师还提到,他很高兴能看到年轻教师借组内研修活动的机会,展示自我,也希望年轻教师可以通过本次执教、评课活动互相交流、发现不足、积极提升,更快更好地站稳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