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课”堂纷呈,“博”采众长,“会”于嘉善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第三届“课博会”
发布日期:2024-11-26    作者:华新中学 刘倩、胡夏玥


11月21日,一大早,华新中学语文组6位教师集中区进修学院,一起乘车奔赴浙江省嘉善县,参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第三届课博会,暨嘉善县第十二届课博会初中语文专场活动。

来自多个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活动,包括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诸定国老师、嘉兴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徐玉根老师、青浦区初中语文教研员李慧慧老师和郑哲老师,以及来自桐乡市、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五市三区的教研员和教师代表们,共同探讨和展示初中语文教学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开幕致辞,共绘蓝图

活动开幕式上,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顾业斌和上海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校长王君伟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顾主任回顾了嘉善县课博会11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强调了课博会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成长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王校长介绍了上海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核心,强调了教育家精神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期待通过本届课博会推动语文课堂技术的变革,推进学科建设、专业成长和人才培养。

名师课堂,成果展示

名师课堂展示环节,第一节课由来自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也是嘉兴市“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的章舒妍老师执教《纪念白求恩》一课。

章老师课前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暖场,让学生们直观感受白求恩的事迹和伟大精神。章老师依据单元整体目标,以三个逻辑关联的任务形成任务群。任务一:谈印象,即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了解白求恩其人。任务二:品形象,即圈点批注,品析白求恩人物形象。任务三:悟纪念,即赏词析句中,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环节中,章老师搭建支架,循循善诱,学生表现可圈可点。

第二节课是来自青浦区华新中学的刘佳莹老师执教《回忆我的母亲》,同时,刘老师也是青浦区教育系统第七届名优教师、青浦区“教坛新秀”。

刘老师通过一张事件概括图展开,通过让学生补填事件,回顾旧知。然后品读悟句,在赏析词句中,分析母亲的人物,并通过材料的分类,进一步理解选材、组材的逻辑。接着探究母亲的事件与“我”成长的关联,推断母亲对“我”的影响。最后环节是揣摩作者情感,把握文旨,并梳理多件事写人记事类文本的阅读路径,以一篇带以类,助力学生知能转化。

第三节课由来自东道主上海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嘉善县第十六届教育教学能手屠羽西老师执教七上第四单元《阅读综合实践》。

屠老师以“        ,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展开综合实践,首先回顾梳理第四单元文本,然后结合课文写法,选择一个维度,研讨如何写好“        ,我想对你说”3分钟演讲稿。接着,将“        ,我想对你说”文稿升格,让学生结合演讲稿评价表,修改润色演讲稿。最后,各小组派代表演讲展示,其他小组根据评价表打分。

专家讲座,智慧引领

午休后,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沈建忠老师首先开讲。他先对上午的三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了适切的改进建议,同时重点强调了教学设计应践行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注重情境性、实践性和整合性。之后,沈老师就“学习任务群下的教学策略”做专题讲座。他说在设计语文学习任务时,各个人物之间要有关联,要依据单元目标、课程目标,要关注教材当中的助读系统等一系列教学策略,从单篇教学走向一个单元的整合教学,由原来的问题导向、问题牵引走向任务驱动,由相对封闭的、静态的知识传授走向相对开放的、多元的语文实践活动。

接着,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副校长诸定国老师就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进行专题讲座。诸老师的讲座从“语文”这一学科名称的理解入手,回溯了“跨学科”的学术发展过程,从多方面认识和疑问为切入口,重点谈及对“跨学科主题学习”与语文课程“跨学科”任务群的理解,并结合相关实践案例及中高考命题中出现的优秀案例加以说明,从而清晰具体地阐述了在设计语文课程跨学科任务群时的方法策略。

活动最后,嘉兴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徐玉根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对本次活动主题围绕“学习任务群下的新教材教学实践”的先进性的充分肯定,对3位教师教学设计注重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功能的给予赞扬,并且对两位专家的专题讲座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引导教师们积极进行实践教学尝试。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