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第6节课,我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四叶草研修共同体学校、部分兄弟学校及云南到访的老师们齐聚2号楼录播教室和心理活动室,分别观谢金慧老师执教《穷人》与冯佳倩老师执教《背影》一课。
心理活动室内,谢老师用“穷人其实不穷”这样一个思辨性的问题,引发六1班的学生们对桑娜夫妇的贫穷进行分析,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贫困与悲惨。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目光聚焦在桑娜与渔夫的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上,感受桑娜夫妇精神上的富有。最后,利用替换题目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以“穷人”为题的深刻用意,感受桑娜夫妇的善良、勤劳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
录播教室内,冯老师带着八2班的学生们再读课文,抓住线索重温背影,理顺文脉;细读文本,分析望父买橘中父亲的“艰难”与“轻松”营造的不合理成因,明晰其“情理之中”的合理性;将矛盾点的解析过程作为抓手,放手让学生统观全文,体会父子情深;最后归纳方法,学以致用,拓展迁移重温《秋天的怀念》中的看似矛盾之处,体悟母子情深。作业布置也紧扣矛盾,写身边的亲情。
课后,我校语文教研组长马喜增老师带领大家移步心理活动教室,进行评课研讨。研讨伊始,冯佳倩老师和谢金慧老师就单元目标、课标要求、学情、各环节设计初衷及具体实施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说课。随后,与会的听课者根据观察点,就教什么、怎么教、达成度,改进点分组讨论。10分钟的交流时间转瞬即逝,白鹤中学的董老师代表兄弟学校率先发言,她肯定了谢老师教学目标的清晰明确,课堂的生动性,教学达成度较高。同时就提问上的整体性、序列性以及过渡语等提出了些许建议。
接着,蒋老师代表云南来访的老师们发言。他肯定了冯老师上课亲和力强,学生能够沉浸文本,品悟父子情深。尤其对其引导学生提炼文本的阅读方法这一环节大加赞赏:冯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感悟至真亲情,更是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等高阶思维能力。
随后,华新中学李雪婷老师就叙事类散文阅读的教学路径与大家进行课例报告交流。她提出在归纳并提炼某类文体的文章所运用的独特思维方式前,需关注文体特征、梳理行文思路及培养语言的敏感性。接着以《背影》一文为例,依此归纳出叙事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初读文章,寻找线索,把握主要内容;再读文章,关注组材,探究表达方式;细读文章,推敲语言,感悟情感变化。
最后,我校语文教研组长马喜增老师对两位执教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肯定,并对叙事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上提出了“五要”:要在学生不清楚的地方多花力气;要在讲清来龙去脉,文章主旨中落实语文知识的传授;要努力找到教学的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努力打通教学环节的前后关联;要反复阅读批注文本,博览资料丰富完善个人对于文本解读的认知。
此次华新中学教学节中语文组校本研修活动暨四叶草共同体研修活动,紧扣“关注问题设计,提升核心素养”研修主题,以新教材为抓手,扎根单元教学,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切实有效地推进我校语文学科建设,“为每个学生创造美好的智慧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