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数字化引领教学,智能化提升课堂”—关注活动经历,落实数学素养
发布日期:2024-12-09    作者:华新中学 李怡沁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数学教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明确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11月26日下午,我校数学组开展“数字化引领教学,智能化提升课堂”主题研修活动。此次活动由数学教研组长李娇老师主持。以下是本次数学教研活动的精彩回顾。

1. 课堂实践,教学提升:陆丽琴老师和朱雅萍老师分别带来了《27.2(1)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和《14.1平移》的两场精彩课堂展示,展现了教学的多样性。陆老师以清晰的思路,环环相扣的活动链带领学生探讨四个量之间的奥秘,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朱老师融合新旧教材从概念、性质出发引领学生经历测量、观察、归纳、作图一系列活动探究平移运动。两位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创新新思路。

2.  教学研讨,资源共享:陆丽琴老师和朱雅萍老师分别与大家分享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形成过程。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法,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四个备课组作为观测者从不同维度也进行了分享。六年级从观测问题链角度分享了两位老师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精准的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七年级从观测活动设计角度分享了两位老师从探究——归纳——运用——提炼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延伸学生的思维。八年级从观测生成资源角度分享了两位老师课前充分做了预设,及时介入并引导课堂的生成。九年级从观测核心素养角度分享了两位老师呈现的课堂达成了知识概念的落实和知识技能的形成,学生发展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策略,以及在学习探究中沟通和表达能力。

3.  聚焦活动,细化常规:年轻教师畅所欲言,从常规出发,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谈了几点想法。1⃣️教学语言的流畅需要自身素养的积淀,课堂环节的过渡语言是门艺术,需要加强设计。2⃣️生生互动的课堂才是动态的课堂,只有课前充分预设,才能及时引导介入。3⃣️动态演示符合初中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过渡,善用多媒体辅助工具。

最后,李娇老师和付丽娜老师指出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无论是撰写教学目标还是设计教学过程都需切实落实三维目标。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不仅更新了教学理念,还通过实践和研讨提升了教学技能,帮助我校数学教师进一步明确如何将提升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为后续夯实教学常规指明了方向。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更多教师的教学热情,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享到:
相关信息